元朗大馬路,新與舊的匯聚
- ceciliaxcl
- Dec 13, 2020
- 2 min read
走過淺藍色的樓梯,登上十字街口的天橋向遠處眺望,視線頓時豁然開朗,夕陽的餘輝終於穿過鱗次櫛比的大廈照到我的身上,映在眼前的是琳瑯滿目的招牌,和遠方人來人往的天橋。夜幕即將降臨,依稀有幾個招牌已早早的亮起了微弱的光,一陣風吹過,炸雞與冰淇淋的香味混合飄進鼻子里。晚上六點正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和學生族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家的時段,如此誘惑的香味不覺喚起行色匆匆趕路人的胃,使人們似眾星拱月般的圍著街邊的小食店。霓虹燈還未亮起,大大小小的餐館門口就已經開始排起了長龍。眼前這川流不息的人群擠滿狹窄的街道;笨重高大的巴士;紅紅綠綠的的士與小巧的私家車在這不寬敞的馬路上緩緩挪動,顯得十分熱鬧。
元朗青山公路,又被香港人稱為大馬路,是一個集新舊香港為一體的地方,在如今這個每天都有耐人尋味的舊文化消失的今天,幸運的是這條大馬路還並未被完全“現代化”——街旁不僅有莎莎,麥當勞,七仔這些充滿現代人生活氣息的商店,更不乏恆香老婆餅,元朗雞蛋券,涼茶鋪等陪伴香港人長達三代的懷舊老店。正是這新時代與舊文化的交匯使元朗充滿魅力,景象之繁華,文化氣息之濃厚使元朗比起旺角、銅鑼灣這些香港世界聞名的地方也毫不遜色。
我順著對面的樓梯緩緩走下去,隨著擁擠的人潮在街道上閒逛,此時街邊的霓虹燈已經完全亮起了,街道上變得更加熱鬧了。每間化妝品和藥店的門口都擠滿了拉著行李箱的旅客,排在餐館門口隊伍的和在巴士站等車的長龍使中間只留出供兩人鑽過的空隙。每到這個格外擁擠的地方,空氣中便會摻雜著帶著不同地域性彼此說抱歉的聲音,不同與交通信號交替的登登聲,輕鐵駛過的叮叮聲和朋友之間的談笑聲,這是一種來自生活的互動的聲音,是同生活在這片狹小的土地上人與人之間禮貌,尊敬與包容的體現。
幾曾何時,在繁忙的大都市人與陌生人不小心的碰撞時,已經習慣省去停下相互道歉的時間,只顧匆匆趕路了呢?就像是這樹立在大馬路上的殘舊店鋪一樣,雖然與整個新元朗看起來格格不入,但在這個依舊容得下舊文化的元朗,人情味似乎也多過外面許多,我想這就是這條馬路如此迷人的原因吧。
Comments